Psychology,  Public Reads,  中文读物

旁观者效应:我该不该帮助他/她?

旁观者效应:我该不该帮助他/她?

你有听说过吗?

1964年3月13日,当时年仅28岁的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被凶手——温斯顿·莫斯利(Winston Moseley)在纽约昆士镇以数刀刺死,整个过程为大约半个小时。根据当时报导,目睹事发经过的一共有38位目击者。吉蒂第一次被袭击时,是在她所住的公寓前,她拼命呼喊想引起其他住户的注意;而住在楼上的其中一位邻居听到声响,便朝楼下大喊:“放开那个女孩!”,这个举动暂停了凶手的动作。十分钟后,凶手再次返回,拔刀刺向手无寸铁的吉蒂。在这期间,她反复呼喊:“我快死了!”这次,有很多住户打开他们的窗口,也亮起了灯,凶手才跳上车逃离,没有继续行凶。第三次,离开了的凶手返回给了吉蒂最后致命几刀,她终究没能敌过死神,在送医途中伤重不治。在后来的访问中,当被问到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通知警方,多数人的回答是:“我不想要卷入这起案件中”。而警察事后也说,如果他们其中一人能在吉蒂第一次被袭击时就报警,或许她能保住一命。

关于旁观者效应

如果你被告知要保持环境卫生——捡起地上肉眼看得见的垃圾,但身边大多数人都无动于衷,你会按照指示去做吗?抑或是,你会在看戏剧里的好人被欺负时,恨不得自己可以把坏人绳之於法,可在真实世界中却变得胆怯?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有某种程度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在看到不公平待遇或危机时,这些感觉油然而生,促使我们出手相救、去做正确的事。可往往,敢于挺身而出的例子并不多,为什么呢?

      帮,是不帮

因为开头时的那起案件,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一词诞生了。为了研究这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John Darley)和罗丁(Bibb Latane)受到案件启发而展开了著名的“烟雾室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当受试者独自一人在房间时,75%的人会离开房间向研究者报告烟雾情况;当三个受试者一起时,38%的人会在发现烟雾的6分钟内就向研究者说明情况;但当受试者和两个假扮成无视烟雾情况的研究人员在一起时,90%的人都选择了不理会。所以,“旁观者效应”一词解释了(i)当周围的人越多,我们就会假定其他人会去帮忙的,所以不必主动伸出援手(也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ii)从观察他人行为去找线索、判断自己该做什么,若每个人都对发生的事情表现得淡定/不加理会,就很可能导致最后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人众无知现象pluralistic ignorance),或(iii)因害怕自己表现得和别人不一样而出现尴尬/别人认为自己想出风头的情况,便选择跟随大众的做法(社会抑制作用Audience inhibition effect)。但,有趣的是,如果受害者被旁观者认为是和自己同一类群的(例:种族、性别、信仰),那旁观者越多,伸出援手的几率越高。假设受害者是和你有亲密关系/熟悉的人,你肯定会奋不顾身地去帮忙吧?


另外,早期研究指出,目睹危急事件的旁观者通常会在脑海里演算5个步骤,才决定要不要帮忙受害者。第一步:;第二步,通过观察别人去确定急事件的真;第三步:想想自己有没有义务去帮忙;第四步:想想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帮忙; 第五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帮,是不帮

新发展

虽然关于“吉蒂案件”的报道在多年后被研究人员质疑其中几个细节,例如:当时报导的38位目击者其实只有大约12位、受害者被杀害的地点、事发经过的完整性、多少通报警电话,但无可否认,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现象。只是,当时因这起案件而提出的旁观者效应被近期研究推翻之前的论点——研究发现在荷兰、南非,和英国发生的200个意外事件中,旁观者会伸出援手的案件占了其中的90%,而且旁观者人数越多,我们越有可能站出来帮忙。这似乎说明人们其实没那么自私和懦弱,但基于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和个体差异 (individual differences),我们同时也要把这些因素纳入研究考量(例:每个国家会拿到相同的数据吗?一个人的性格会不会影响他/她的助人行为?)。


2016年的研究显示,如果遇到求助,在场的旁观者数量不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帮忙行为的主因,因为一个人在决定要不要帮忙的时候会先考虑他人采取行动的机率,也就是说,如果“我”觉得其他人很有可能去帮忙,那么“我”去帮忙的几率会变低;反之,如果“我”觉得其他人不大可能去帮忙,那么“我”去帮忙的几率就会变大。这也为之前提到过的5个步骤增加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对他人的预期会影响我们的助人行为。

生活中的旁观者效应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默不作声,那不是会继续助长那些错误的观念与行为吗?

如果仔细观察,大至世界议题,小至家庭纷争,旁观者效应似乎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不是唯一需要负责任的那个人,我们不会主动插手某个事件;只要我们看到有人挺身而出,我们也会跟着一起去响应。


比如,近期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红诈骗事件”和“强奸玩笑事件”,也出现了旁观者效应。不晓得是因为网络世界的普及化,还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强烈主观意识,在这两起事件中,留言、转发、讨论、应援随处可见,这已不只是当事人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都参与其中的事情了。


“网红诈骗事件”—— 如果根据影片中的解释,那些有在事件中帮忙借钱周转的旁观者应该是因为当事人私底下和他们说不同版本的故事,才导致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能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大过于“别人会给予帮助”。而在“强奸玩笑事件”中,当事人为什么选择站出来揭发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行为,即便在那之后她遭到校方的开除?因为她打破了传统的旁观者效应——“其他人都没采取行动,那我也不用”。她希望那些曾经或正在遭遇相似情况的受害者可以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就算还是个学生,她们的声音也应该被社会重视。如果每个人都选择默不作声,那不是会继续助长那些错误的观念与行为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我们能好好善用旁观者效应能影响别人的这一点,去做正确的事,把所有人的正能量凝聚起来,那我们的国家会不会变得更美好呢?

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里的经典效应之一,而社会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界的其中一门学科。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研究其实一直随着社会的规范与改变而不断被改写着、更新着,这也是心理学的有趣之处。最后,倘若你对研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有兴趣,通往心理学的大门永远为你而开!

注:①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   

        ② 修读心理学的学生是不会读人心、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的哦(: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